Category: EastWest

  • 20110622随便写写

    靠,太多事儿啦。但看到以前那些说自己忙的帖子,再抱怨,连自由女神都要掩嘴羞答答地扑哧笑了! 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这三卷巨著,大都是见缝插针和睡觉前读的,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特别是读进去后,就开始牵挂着那些鲜活的人物的发展和命运。也读了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的那篇文章,对他的心路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作品很难得。感谢周燕老师,我对《平凡的世界》的兴趣,产生于几年前读完她的一篇博客,里面提到了这部书。有时间,真想写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这本书激起的记忆。 上个周末和全家到本地的动物保护协会做义工。据告知美国每年杀掉约两百万只狗,主要原因是不少狗没有做过阉割之类的计划生育绝育手术,生下来的不被人得宠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这个问题据说在南方严重一些。有些狗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就有人专门做非法的气狗生意,所谓puppy mill,不管种狗的死活,是业界的一大问题之一。 我们可能想养只狗。我小时候有只狗,也养过两只山羊,这个算我的宠物吧。小时候喂的猪和鸡,不算宠物,但那些毛绒绒的小鸡、小鸭、和小鹅真的很可爱。那些黄毛小鸭子,颤颤地往村上的几个汪里走,然后游起来,很招人喜欢。 我奶奶养过不少猫,都是吃干巴鱼儿,娇惯地好像不捉老鼠。我上周才知道,猫到六七个月就能气小猫,那搞结扎套环阉割手术等就更要早。咳,这里的道德、伦理、和尺度很复杂和不好把握。 周六快结束时和太座和儿子坐在地上,拿着绒线和小猫玩儿。那三只猫从我们肩头爬过,软软的猫爪,喉咙里呼噜呼噜地,很有意思,逗得儿子猫和狗都想要。

  • 最近忙啊,并且这种繁忙可能还要持续一阵子。 今天忙完了,就把我们培育的辣椒栽子种上了,十几棵吧,希望有个好收成。看到旁边的几棵牡丹花,已经盛开,白里透红,怪好看的。 想起了小时候的流行歌曲,《牡丹之歌》,这个我会唱,第一段的歌词会背: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有人说你娇媚 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 有人说你富贵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冰封大地的时候 你正蕴育着生机一片 春风吹来的时候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啊牡丹啊牡丹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也因此联想到现在的对所谓“红歌”的讨论。我最近刚读完Tom Brokaw(汤姆-布罗考)的Boom!-Talking about the Sixties,还好啦,马马虎虎。但其中的保罗-西蒙(如翻成“萨尔蒙”会更接近其原音)的一段话挺有意思的: For people who were there, the songs are associated with a certain memory or person, and the power of that magnified over the years. The songs […]

  • 通过读好博客而不是烂新闻来学外文

    我好像以前说过,从学英文的角度,像什么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新闻周刊,路透社,华盛顿时报,有线新闻网,读者文摘,心灵鸡汤等等等等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八股文一样的破烂,没多少语言价值,还装得一本正经,跟真得似的,并标榜“客观、真实”等来卖骚。但因为英语的强势和新闻业的垄断和互相转载,这帮龟孙的影响力还不容忽视。须知,未上美国英文的新闻不算新闻。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发几个消息,管它真假,就可以在全球把你(日本,俄罗斯,墨西哥,中国,非洲,阿拉伯世界的国家等等等等)搞得很被动的原因。 (当然新华、人民和CCAV等也好不到哪里去。那种愚民,那种笨拙,那种僵硬,那种八股,还不是教人笑掉大牙。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他们的忽悠被所有人看透,弄到了说真话别人也不信的程度。而老美的忽悠绝对一流,把我的美国同胞和整个地球人都能绕晕了,当然我以为其影响力在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媒体主体腐烂,并不意味着媒体里没好人,请不要对号入座。) 但英语和其他外语当然重要,所以多读很有必要。那我就建议你多读像王博这样的文章,多美,多有力量! 只要愿意找,好文章不少。我几年前读过Kai Pan的这篇文章,同样的有劲儿,也在这里分享一下。 顺便说一句,我的朋友们纷纷荣登或将要荣登父母之位,我也跟着高兴。瞧瞧王博的文章,写得多好,很让我感动并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 20100405

    春天扎稳了脚跟儿,在后院儿种的蒜这两天纷纷冒出来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蒜这个东西,全身都是宝:等慢慢长大些,到一揸的长度(手伸张开时拇指顶到中指顶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吃。蒜苗和蒜苔,先切成小条放着。然后准备点儿鸡蛋或猪肉。点火,往铁锅里放点荤油,使劲儿拉风箱,把小火烧得呼呼地。那白白的猪油化了后,锅上升起一阵青烟,扔几个红干辣椒进去,在热锅里蹦蹦跳跳,呛得人咳嗽。等油把辣味炸出来了,放进蒜苗/蒜苔,再加上鸡蛋或猪肉翻炒。如果是炒鸡蛋,从盐罐子里拿点粗盐进去。炒猪肉的话呢,就要点酱油和醋,很快就出一道佳肴。我小时候,要有这个吃,不知道有多咨儿!那干辣椒也不放过,吃得嘴吸喽吸喽地,才叫过瘾! 蒜头也好呀。炒个菜儿,葱花蒜瓣儿是必须的。谁家添个小孩,到出了朱门(我不确定是不是该这么写,但音差不多)的时候,送完礼,会收到很多煮熟的红鸡蛋回来。我小时候的一个很流行的吃法是先踹蒜,然后把红鸡蛋放在蒜窝子里一起踹。鸡蛋不要踹碎,有成块的蛋黄和蛋白也不错。然后加点儿酱油和香油调,又是一道佳肴。有时加点儿青尖辣椒子也不错。过年包饺子,要沾着蒜酱一起吃。所以说如果我必须崇拜一个人或物,那绝对不会是主席总统明星安拉上帝东西方闪电之流,我会选择蒜。我文笔不好,要不然,我会给蒜写首情诗。 我在美国,不太买得到蒜苗和蒜苔,主要是我们不太常去东方的超市。我有时馋急了,会弄点儿踹蒜调熟鸡蛋,因为简单。吃完这个,我抹抹嘴角,满足地嘿嘿一笑,家人见我躲着走。 —– 我们不光种了点儿蒜。孩娘去年秋天还种了点儿蓝色的小花,也开了,怪好看的。再过段时间,我会种点儿辣椒和葱。 —– 搬进来大半年了,还有些打包的东西没开。我从一个纸箱子里搜出来山西师范大学语文报社出版的北美版《学语文》月刊,再和孩子一起学。我觉得这本杂志质量挺好,前两天刚刚又订了北美版。 儿子的听力还不错,但我必须寓教于乐,要注意态度。我有时给他讲点过去的事情,他会听得很有兴趣。像我那次给他讲小时候俺家的猪圈和喂猪、到供销社号(我不知道该用哪个字,应当查一查)猪的事儿。我讲过把那猪绑在地排车上,邻居克进叔往猪腚上踢几脚,为得是不让猪屙出屎来,好等拉到公社时多卖几个钱儿,他听得津津有味。我现在倒是想把那些我记得的一些事儿写下来。 —– 没读过方舟子的文章,但从我了解到的信息,我挺欣赏的。我和他一样,也喜欢鲁迅的东西,但我绝不单从老冒的那个角度来看鲁迅!算了不写了,干活去。祝母校厦门大学九十华诞生日快乐。

  • 201101盐湖城

    工作上的原因:认识人,开会,制定计划等,我一月初在盐湖城呆了几天。在回来的飞机上手写了点儿记录,一直没时间输入电脑。现在儿子在冰球训练,看我能不能在这段时间里把它输进去。更新:这篇文章就两气儿输完的,第一次是2月14日晚儿子练冰球时,第二次是今天,3月24日晚。 —— 星期天早来了几个小时。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盐湖城,所以下午到市中心有名的“庙场”(Temple Square)去蹓了一圈儿。 庙场是摩门教的大本营所在。我坐上盐湖城数年前为办冬奥建的有轨电车,在体育馆站上车,坐了15分钟左右就到了。这个体育馆应当属于犹他大学吧,是冬奥时代主会场。那届冬奥据说还盈利了,不知这个盈利的说法有没有考虑到美国组委会用来贿赂和收买的花销。 在庙场站下车,穿过街道,稍走几步,就到了庙场西门。西门内有工作人员在一个小房间里散发游览图、说明书之类的东西。这一大块地盘都属摩门教会,所有工作人员应当都是信徒。我拿了张地图,看了看,就先漫无目的地往里走。 庙场本身不大,大概不到3000平方米吧。几步路后,我发现自己在南游客中心了。这时两个女的过来搭讪,胸前别着方形的徽章,像个大校徽。这徽章上有这个“姐妹”的姓,和标志该人国籍的国徽。这两个mm,一个来自亚利桑那,另一个来自墨西哥。她们问我从哪里来,需要什么帮助。我应酬并表示感谢,说只想来转转。我看到那个来自亚利桑那的女士有点两眼发直,眼光呆滞。她们放过我,我们前后脚地步入了南游客中心。 只见厅内的墙上贴有摩门教的所谓重视家庭的全家和睦的宣传画,和耶稣同志及其他摩门教先知和先行者的语录和最高指示,并放录像。另外,还有这个庙的模型,因为庙虽然就在旁边,但对不信者和级别低的信徒是不开放的。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想了解庙的内部结构,只能看模型。 这时一个带着几个孩子的女人看到我一个人逛,就问我有没有兴趣要个导游领着和讲解,并且这种服务是免费的。我说那好啊。她把我领到前台,那儿有两位姑娘,分别带着加拿大和巴基斯坦的国徽。她们问我从哪里来,要中文还是英文解说。我说中英均可,中文更好。“加拿大”拿起电话,叫来了另外两名姑娘,一个自称来自加州,另一个是台湾同胞,来自台中。我问她会不会说闽南话,她说会听,但说得不太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她的爷爷和外公辈分别来自河南和广东吧。 台胞姓方或范,一开始用英文给我讲解,我用中文回应。一来二去,她知道我主要想讲中文,这样我们就开始了主要是中文的交流,加州妹跟着我们走。 台胞问我的信仰。我知道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做思想工作的老手,遂开门见山地说我曾经信过一阵子基督教,读过新旧约,略知一二,现在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但我的原则是不以人的有无信仰或何种信仰来判断一个人,我希望我做得到。暗示的意思就是说你就死了拉我入伙的心吧。 她试了好几次,要我给她们填联系卡片,被我拒绝。她和加州妹领着我参观了三所建筑,其中包含那个合唱厅,也怪有意思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北游客中心,按照旋转楼梯来到了一个耶稣的雕像前。节目的最后是放录音来给游客以召唤,还可以选用外语的召唤。我点了中文的,恕我直言,听得有点荒唐滑稽。 我了解到在摩门教的庙里是没有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塑的。并且在任何时期,他们都会有12个使徒即apostle。现任的一个使徒好像还是德国老头。我没问一夫多妻的问题,我想她们对此早有应对,但问一问可能也不错。摩门大使徒兼先驱Bringham Young有55个老婆,他住的地方叫狮子屋,Lion House;他的另外一个住所叫蜂窝,Beehive House,挺逗的。狮屋和蜂窝我都没去。 说起这个Bringham名字,我是最近两三年才搞明白这个词的发音:h不发音!我以前不知道,读到类似的词儿,都发出“喝喝”的声音,像什么Graham,Durham等等。哈哈,这下臭大了,各位见笑。我猜下,这个以ham和gham结尾的词儿是不是来自据说和山/陕西人同样爱吃羊肉的苏格兰? 加州妹和台胞对我稍有失望,我们道别后我一个人下来。我以前读到并且从她们的口中确认到摩门教徒可能要用18个月来做传教。这些姑娘的导游工作应当可以算进这18个月里。想来这应当是很吃香的差使,大家应当会挤破头地来争取吧。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庙场工作的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大闺女,大都留长发,不大有刘海,额头上的头发都向后梳起来,有点蓬松和古典,并且穿长裙的居多。给游客做导游的,全部成双结对,两人一个队伍,互相监督和支持,很讲礼貌。 来到楼下后,又看到两位年轻的mm工作人员,分别带着西班牙和美国国徽。那个可爱的美国同胞听说我来自中国,半开玩笑半皱眉地耸耸肩说“Really,from the PRC?”,酸吧啦叽地,好像有点怜悯、憎恶、无奈、好奇等说不出名堂的滋味来。我笑笑说,对呀,我是来自PRC的一条好汉,但我现在和你一样,也是美国人。她笑了。接下来宾主在亲近友好的气氛中会谈,讨论了附近的饭馆儿情况,她们给了我一些建议后我们告别。 越过一条马路,就到了摩门教会议中心。这个建筑很大,可以同时容纳21000人开会,并且三层的大会厅里没有一根柱子,每个座位都可以直视中央舞台。摩门教看来对国际扩张很有兴趣,开大会时有各国语言的同声翻译。 星期一晚上和同事去了个叫“Ruth’s diner”的一个小饭馆,所谓“hole in the wall”的规模。我点了个Pork Tenderloin,猪肉里脊,很好吃。星期二和同事一起去了叫Bombay House的印度餐馆,我点了“加辣”(extra hot)的Aloo gobi,一道黄黄的菜花和地蛋做成的菜,和一个烧饼(Naan bread),都不孬吃。我要了一瓶泰姬陵牌印度啤酒,味道一般。那天比较忙,没空解大手,弄得有点腹胀,也就没喝完。星期三吃了个墨西哥的Burrito,就是个单饼卷肉之类的东西,这个口味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