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Chinese

  • 白宫大内换人和中美反腐

    真得很讽刺,我在2007年曾写过美国的太子党和政府、华尔街、说客、国会的根深蒂固的裙带关系,提到过戴笠兄弟。这不,中期选举刚结束,按照优良的民主传统,现任总统(如果是第一届)又要开始投入到火热的下一轮的选战民主生活之中。非常善于演讲修辞的小奥同志,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在巩固、发扬了小布什的酷刑、侵犯个人自由、恐吓民众、给华尔街撒钱、搞垮经济、在全球变暖问题上耍嘴皮子的政策之后,已经开始准备。为此,他提拔了比尔-戴利为白宫大内总管,相当于李莲英的地位。 而上一届白宫大内总管,以色列兼美国公民和以色列陆军志愿者,前众议员,克林顿时期白宫助理,同样是芝加哥政客出身的大坏蛋拉姆-伊曼纽尔先生退下后已经回到芝加哥。拉姆窥视芝加哥市长一职已久:这个职务也是个肥差。自1955年以来至今的56年的时间里,经过民主选举,有43年这个市长姓戴笠:老戴利做了21年左右,他家老大做了22年左右。瞧这家族政治搞得,没治了。老大的任期到今年底结束。真巧啊,老大今年不混了(不参选),伊曼纽尔从大内总管退下后决定竞选芝城市长接这个茬,而戴利家老二比尔呢,顶替伊曼纽尔当李莲英去了。这安排真够紧凑的。我个人对伊曼纽尔的选情不看好。呕,戴利家老三也在芝城供职,好像管财务。 小奥的对手有可能是美国版江青,莎拉-佩林女士。佩林女士所属的右翼也有意思,有不少像张春桥、姚文元之类的大拿。他们不贴大字报,但有人喜欢玩儿黑板报,像那个声色俱厉、有张春桥遗风的格兰-贝克先生(链接里有这孩子做的黑板报)。这家伙做电视时,喜欢把名词在黑板上写出来,画圈儿、打勾、连线的解释,让不少人觉得挺受用。可以保证,接下来的总统选举,和以往一样,热闹着喃,大家有好戏看。制作戏剧和鳌头,是我们的强项,这一点,绝不让人失望! —— 胡哥和小奥要会谈了。这个维基揭秘泄漏出来的美大使馆的关于中美关系的建议比较有意思,我感觉有好建议也有坏建议。我这儿有个关于反贪污的想法。 2010年底的中国国务院发表的反贪污白皮书。我看了。这是个进步,但还是有很多空话和套话。白皮书里谈到反腐的国际合作问题。我就想,这个可不可以作为两位总统的一个议题呢。腐败的官员往美国转钱和转人,中美在这方面可以有作为呀。 顺便说一句,为什么各大报纸和网站的文章里没有这个白皮书的链接?有资料,就给我链起来,我要看原始资料,不要给我添油加醋!东西媒体,都要这样做!

  • 20101229杂记

    11月底和12月初,我到首尔、东京、和北京做了笔生意,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在北京的前几天,一起和父母逛逛京城,看场戏,吃些烤鸭和涮羊肉,过了把瘾。得空我把一些见闻和照片晒给大家看看。 从老家回来后又一个人在北京呆了几天。在中央美术馆西、隆福寺北边的三联书店一坐就是六个多钟头。我喜欢这个书店,不大不小,服务态度也好。和其他顾客一起坐在楼梯边儿上阅读,在楼下的书从里走动,翻阅,浏览。我很少和这么多中文书在一起,浑身上下都感到舒坦,愉悦,亲近,和放松。怎么说呢,有点儿“似是故人来”的感觉。在茶店买茶前品茶时也有这个感觉,闻着那茉莉花的优雅和芬芳,感觉到那真喜欢茶的人的温暖和礼貌,微闭着眼,轻呷一口,体会那清香,就好像咱中国的美和爱,都凝聚在这儿啦。 也做了些电子书的市场调研,但感觉还不成熟,尤其是阅读器生产商和出版商之间在老书和新书的销售渠道的物流畅通方面有很多功课要做,即书源是个大问题。如果有一天有比Kindle再便宜点的阅读器出来,能从无线的网络里购买任何国家的任何文字的书籍,就爽歪歪了,虽然纸书的感觉是无法代替。从我个人来讲,别说无线购书,就是有线从网上购买母国的文字书籍,也会谢天谢地。 电子书不成熟,就买了些真正的纸书带回来,虽然很沉。回来后,很快就把老舍的《二马》看完了,让我感慨、唏嘘不已。老舍太伟大了。对想了解东西方文化和心理的人,我力荐这本书。从他对英国伦敦的街景、人情、和对话的描写,可以看出他的英文很不错! 年底了,也抽空读了些网上的东西,主要和WikiLeaks有关的,让我对中国和美国的一些做法更感到愤怒。 1.英国《卫报》把泄漏出来的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部)电报公之与众,这儿是关于中国的,我把这些文件都读了一遍,感慨多多,五味杂陈。 2. Glenn Greenwald和CNN主持人的电视辩论和他的评论。顺便说一句,我个人以为读听美国主流媒体(CNN,VOA(更正,VOA 在美国国内决不算主流,只是美政府的对外宣传鼓动的喉舌而已), MSNBC,AP,Reuters,Fox News)等的新闻来学英语写作和获取信息并不是好主意,因为有太多的八股文。大家都知道目前天朝的很多主流宣传媒体的可笑、遮掩和僵硬(当然会有真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德法日台港英不玩这个(当然也会有真东西)。感觉好像中外记者群体的主流已经腐烂,不可救药,没剩几个好东西。那些不是记者的人所写的东西,好像更有功底和内容 3.Glenn Greenwald的关于Wired杂志当事人和记者的做法。Wired杂志应当公布全部的Adrian Lamo和Bradley Manning的网聊内容。我读了已经公布的那部分,对Glenn Greewald这哥们儿和那个叫Manning的年轻人又多了几分尊敬。

  • 古举奥可高特你特奥

    又是一个耶诞节,然后2011就来了。我在这里说过,我对这个高于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字翻译不敢苟同,所以在这儿按宝岛台湾的叫法称之为“耶诞”。 在大学时凑热闹地过耶诞节。但对我本人来说,直到1998年第一次去瑞典时才体会到这个节日对西方人的重要性。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见我的岳母。她在我儿子出生几个月后因癌症去世。耶诞节之与大部分西方人,正如春节之与大部分中国人。 耶诞节,和春节一样,会有很多好吃的。很多人喜欢精装的各种风味的放在盒子里的小块巧克力。在瑞典,耶诞节的食品有腌鱼(pickled herring),火腿,烟森的诱惑(Jansson’s temptation,翻译成“烟熏”有时更贴切一点。这是砂锅类(casserole)食品,地蛋、洋葱、小鱼、奶酪等混在一起后在炉子里烤出来的东西),红的园白菜,肉球,甜菜(beet root),香肠(sausage),面包,稠的含不少牛奶的白米粥(rice porridge)。这白米粥会和泡沫奶油(whipped cream)还有糖等混在一起当饭后的甜点吃。我在孩娘的外婆家里还吃到过马肉。 看岳父做火腿比较有意思。他把一大块肉拿来先煮,锅里放那种叫leek的大葱,洋葱,少许蒜。煮完了,他竟然把那leek,洋葱,和蒜扔掉,让我暗暗心疼,因为那于我是好吃的东西。后来我跟孩娘调侃说这个,她听了后哈哈地笑。 在耶诞节期间,所有的瑞典同胞会喝一种叫“有了某司特”(julmust)的软饮料。这玩意只在耶诞节前出售,我喜欢。若干年前在瑞典,我喝上瘾了。由于签证问题困在瑞典,我和岳父一起生活了两个星期,稍微有点尴尬并且幽默。他问我想喝什么,我说那个julmust不错。他告我节后很难找并且我们也真没找到。 瑞典人庆祝耶诞节也会看很多电视里的歌曲等晚会表演节目。至少在我看到的晚会节目里,瑞典电视台的摄影师也喜欢用我记忆中的国内晚会节目的“慢慢消失”技术。这个我定义的“慢慢消失”指两个或更多的摄像机的拍摄影像切换时,先前的那个影像会“慢慢消失”,所以新的影像和旧的影像会有所重叠。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家买了个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应当是山东台放完《霍元甲》、《聪明的一休》等之后我该上初中的时候吧。手调节那种伸缩型的和圆形VHF和UHF天线时,掌握角度、离墙的远近、人所处的位置等,比较有意思。那象征着中国和其它国家一样进入万恶的屏幕时代的开始。一开始几次看到这个“慢慢消失”现象时,特别是晚会的光影交错,光线构成了闪耀晃动的十字,我不禁眼前一亮,暗暗称奇! 瑞典人在十二月二十四号庆祝这个节日,不是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左右,全国人民在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中一起欣赏一个小时的唐老鸭电视。四点了,tomten,瑞典版(家人装扮的)耶诞老人敲门给小孩送礼物。瑞典,和美国等其它西方国家一样,耶诞节的礼物对孩子的成长和打击有着深刻的影响。 很多年没在瑞典过耶诞了。但为了保持和传扬给孩子瑞典的文化,我们每年都会做瑞典式的耶诞菜。并且都会参加瑞典裔美国人在芝加哥的博物馆的耶诞节晚宴。老婆在网上看瑞典电视,听瑞典广播,聊慰思乡之情,很不错。 还有很多的St. Lucia和Star boy之类的瑞典传统活动,姜味饼干,格拉格甜酒(Glögg 温热,含葡萄干儿、坚果和一些调料)。不多写了。读者朋友,如你也过节,祝你耶诞和新年愉快。God Jul och Gott Nytt År!

  • 给教育募捐和抵制Dior

    偷懒下,贴一封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九月底寄出的募捐信。我近一段时间没给这个草根慈善组织做过什么。等十一月的生意做完了,我该给义工联系下,看能不能尽点力。 —— 亲爱的季海东: 时值中秋,OCEF(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祝大家阖家安好,工作顺利。在您的关注和支持下,OCEF已在过去的18年间资助中国乡村学童逾37,000人次。正是您的慷慨解囊,使得数以万计的中国乡村贫困学子得以在崎岖求学路上追逐他们的梦想。 今年9岁的李珍是他们中的一个。就读於中国山西省广灵县望狐九年制学校三年级,李珍生长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乡村贫困家庭—单亲无外援丶长者顽疾缠身丶幼童无力耕作。在同一所学校,有81名有着和李珍类似困境的学童得到OCEF助学金项目的资助。 “有了OCEF的资助我才能上学”,今年夏天李珍对前来探访的OCEF代表这样说。或许对许多人而言,这是一句普通得难以引发情绪波动的话。但这句平淡如水的话背後,凝聚了一个孩子的梦想和严峻的现实。这句话轻轻地从孩子口中吐出,源於你我的不懈努力和OCEF的庄重承诺。 李珍所在的山西广灵县是OCEF最大的助学金资助点,就读於47所学校的304位学生分别接受OCEF助学金项目和奖学金项目资助。OCEF正筹划在类似拥有大批受助学生的地区推进综合资助项目。受助地区的学校和学生将不仅得到OCEF的经济资助,而且还会有相应的图书支援和杂志寄送。OCEF的目标不仅仅是减轻孩子们的经济困扰,OCEF更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多方位帮助和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关注贫困学童的同时,OCEF意识到学童们的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於教师的付出。早在2006年3月,OCEF就已开始资助默默付出的山村民办教师。王正龙老师是甘肃省古浪县新堡乡崖头小学的一名教师。妻子去世後,王老师每月人民币500元的工资是这个5口之家唯一的经济来源。OCEF教师资助项目向王老师及其他受助民办教师提供每人每学期人民币1,200元的生活资助。OCEF不但在经济上给予民办教师支援,而且向有需要的民办教师提供教学培训。请向这些为中国乡村教育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民办教师致敬。教师的称号,你们当之无愧。我们不会忘记! 积极推进各个项目之时,OCEF在2009年遭遇到因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严峻的募款困境。OCEF同仁深知泉断水竭之理,中断一时的资助可能会令许多孩子的人生梦想干涸。2009年,通过大力缩减行政支出(仅占全年支出的1.61%),OCEF支援中国乡村教育一如既往—这是我们的承诺与实践。 • 资助1-9年级学生4,855人(中小学助学金项目,占2009年支出的33.7%) • 资助高中生1,068人,大学新生118人 (奖学金项目,占2009年支出的40.73%) • 资助教师171人(教师资助项目,占2009年支出的7.77%) • 筹建学校3所(建校项目,占2009年支出的11.1%) • 资助和建立图书室30间 (图书项目,占2009年支出的0.67%) • 编写并免费寄送《乡村少儿》杂志14000份(出版读物项目,占2009年支出的1.18%) • 实地走访受助学生1,494名,图书室28间(监察项目,占2009年支出的1.04%) 圆月照山乡,天涯未相忘。您对中国乡村教育的关注是我们坚持的源泉。一点烛光能照亮茅屋,千万点烛光则可照亮夜空。善款有源,薪火相传,我们期待您继续支持OCEF2010秋季募捐,资助教育。 —— 昨天从宋以郎的ESWN网站上看到了一个关于Dior的广告和评论的链接,非常气愤。狗日的Dior,太猖狂了:明目张胆地搞种族主义。Cha的评论写得很好:种族歧视和买办类的“艺术家”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自我歧视。这种买办类的自我歧视不少见,我在美国就见过一些非裔和亚裔的人士的这个现象。奥巴马当总统前写的Dreams from my father也提到过非裔内部的歧视,当然这个妻侄羔子在我投他一票当上总统后没干过什么好事。这种自我歧视,表现在自狠、自卑和无自尊,是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危机:对自己的族群、国家、语言、历史等表现出厌恶和羞愧;对所羡慕的族群、国家、语言等表示敬仰和陪笑。结果弄得像《四世同堂》里的冠晓荷,幸福不了的。 但这也不仅仅是种族歧视的问题,因为这里也有性别歧视。像Dior,Channel等模特时尚产业,搞得女同胞很难做:人要瘦,皮肤要细嫩白皙,腋毛要剐,最近几年嘴唇要厚并且血淋淋。女人被当成物件和炫耀的资本,并且只能符合他们设置的标准才算美丽。还故意弄得很贵,不贵就没身份和派头。靠,有这些钱,我呼吁大家抵制Dior等公司的破烂,把这笔资金捐给海外中国教育基金这种无宗教和政治诉求的慈善组织,真正地为山西、宁夏、四川、西藏、甘肃、新疆等贫困地区的儿童做点实事儿。

  • 20101022 on the way home

    早上六点五十分左右,在云端之上,东方有曙光和朝霞,西方有一轮大大的圆月。并且刚飞进在云层的断裂带之间,看着下面的雾和一些灯火,听着汪峰的《勇敢的心》和《觉醒》,有点奇妙,不错。 前天晚上来到北小石城后,和客户还有他的太太一起去Pig ‘n Chik’s BBQ吃了晚餐。这个饭店是老店了,凝聚了本地的文化和历史。客户太太的南方阿肯色口音很重,但我听得懂。那位看起来五六十岁的女招待的话我没太听懂。女招待和我的共同处是我们都有里门齿儿,但她的好像比我的严重些。我小时候因为这个轻度里门齿儿现象,从初中到高中这一段时间,很自卑,不敢开口笑。我父亲曾模仿嘲弄我的捂嘴笑的做法,让我很受伤害。但有的时候时间会让人走过不同的坎儿。 那位女招待的T恤衫上印着美国内战时南方的旗帜,并印有Southern Pride。整体上讲,我本人对这个旗帜很反感,我不太相信大部分白人对此的借口:这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我以为这玩意更多地代表了仇恨、悲情、种族歧视和白人至上主义。要克服这种东西,你要活出你的自信、幸福和尊严,并且去交流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偏见。人这个东西,复杂啊。 我说,这个Pig ‘n Chik是不是有点儿双关。这个饭店的主食是猪肉和鸡肉。但在英语俚语里小鸡(chick)指女人,和中文俚语里鸡可以指妓女(加上巴就变成男性生殖器的俗称)大不相同。同时也有Men are pigs这种说法,所以这个猪和鸡也可指男人和女人。客户和太太都笑了,ta们告诉我ta们没这么想过,但却说得通,不无道理。 我点了pulled pork和baked beans。Pulled pork可以被粗略地译作烂炖猪肉,小火把猪肉炖软烂了。他们用得什么调料,我就不得而知了。至于baked beans,我不知怎么翻译。总之非常好吃。一般来讲,从我个人的体会,吃豆子后容易产生臭屁,要小心。屁不臭的话,掰下腚帮子,或者坐在椅子上时让重心只落在一个腚帮子上,“刺溜”一下放个哑屁后会很爽,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之一。太臭的话,连哑屁也不好意思放了。那就基本上要到茅房或马桶里栽个屎橛子,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屙完屎后人容易饿。 扯远了。哦,我还点了fried okra。这个无所谓。okra我小时候没吃过,我们那儿不种这个。 昨天中午和客户去了Whole Hog Cafe,又是一个好吃的地方。我要了个ribs,baked beans,potato salad。他们的地蛋好吃。我决定晚饭再去那儿,虽然要走一段路,因为我没有车,这个旅馆也不提供接送服务。这路单程2.1英里,3.38公里的样子。 小石城附近这几天很热,三十度都有。所以傍晚时分我从旅馆沿着公路走到了“整猪小店”,在路边的草地上我看到了很多蚱蜢(我们家乡话叫蚂zhen)。这些蚂zhen和我老家的蚂zhen差不多,我知道鸡最喜欢吃这样的小虫了。说不定这是阿肯色盛产鸡的原因。还看到了一些小沟渠里的小鱼儿。阿肯色看起来挺美的,很适合户外运动,客户家的后院就有鹿出没。晚饭我点了beef brisket,长薄的牛肉片儿,我估计是烟熏的,还是好吃。 现在已经到家了。在飞机上,想起了小时候俺庄大喇叭放的柳琴戏《喝面叶》:咱回家吧,回家吧,俺老婆在家还等着我喃啊哈呓!还是家里好。算了,不写了,也不改了,大家将就着看。天不早了,快该零晚饭了。想听那个正宗的《喝面叶》可以到这里。我觉得下面这个视频也挺不错的,场景和口音基本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