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利用和记忆中的麦收


今天看到山东环境的关于利用小麦秸秆的微博视频,让我浮想联翩,感慨农村变化之大。

我是70后,我上小学那会儿,麦收季节,公社的初高中还要放假以便收割,叫麦假。那时除脱穗外,全是手工体力。一般的程序是这样的:

  1. 天气方面,不怕烈日炎炎,就怕下雨而耽误收割。同时也怕干燥多风天气,因为怕失火;
  2. 早上出工,拿着镰刀拉着板车(家乡话叫“地排车”)到地里去,我们家乡话叫“下湖”。“下湖”这个词的来源待考。
  3. 先割断几颗小麦,搓在一起放在一边,当扎麦捆的小绳;
  4. 弯下腰,左手握一大撮小麦,右手握镰刀,沿着秸秆底部挥镰割断小麦后把它们放在前一步弄好的麦秸绳上;
  5. 重复上一步,直到收割的小麦可以用麦秸绳打成一捆为止;
  6. 打捆。之后重复前三步,直到麦捆可以装满“地排车”为止;
  7. 人拉着载满麦捆的“地排车”,直到庄南的麦场后卸货;
  8. 重复第2至第6步,直到小麦收割完毕;
  9. 安排使用脱穗机的时间。脱穗机是电动的,这是整个麦收过程中唯一使用高科技的步骤;
  10. 把成把的小麦输入脱穗机,使麦秸和麦穗分离;
  11. 突然忘掉一个农具的名字,就是一个圆柱石头,用牲口拉着在麦穗上碾压,以便麦壳和麦粒分开;
  12. 扬场,这时需要大自然的配合,要有点儿风。扬场的流程如下:用木锨把麦壳和麦粒混合物扬向空中,风吹走麦壳,麦粒落地,完成两者分离的过程。见下图;

    Why we fight

  13. 麦粒要经过晾晒去潮;麦秸要放在一起成堆,上面一般涂上一层泥巴压住,叫麦秸垛;
  14. 麦子可以卖钱,做煎饼,打成白面做大白馍馍等。小麦和小麦的衍生品如大白馍馍(家乡话,馒头的意思)、面条、挂面、饺子等都是稀罕物,庄户人一般自己不吃而用来交公粮、卖点钱。庄户人一般吃瓜干、豆子、棒子等杂粮。非农业的城里人吃农民生产出的白面就多一些。白面也有等级,如七五、八五等,我现在忘了这些等级的含义,期待科普。
  15. 麦秸主要有三种用途:床上用品、燃料和肥料。床上用品方面,可以用来填枕头,制苫(音shan)子。苫子可以看作当时的席梦思床垫,但可以卷起来。燃料就不要解释,用麦秸烧锅还是很方便的。肥料吗,把剩余的麦秸放到粪坑里降解后晾干也可做农田肥料。

直到90年代初甚至中期,麦收的流程都是如此。在世纪之交左右,老家小麦的收割终于做到了机械化。但直到最近,小麦收割机只负责脱粒,麦秸就丢弃在地里。由于农村已经不用麦秸做床上用品,很多人用各种燃气罐做饭,种田时只靠化肥甚至是滥用化肥,麦秸就基本上没人用啦。所以一个简单粗糙的解决办法是焚烧,但这造成烟尘污染并使火灾风险增加,更不用说对于能量和资源的浪费啦。所以当我看到老家山东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我很欣慰!

以下是几个我以为很有意思的参照信息资料:

  • 二战期间,中美是盟国,美战争部制作了一些类似《新闻简报》的宣传片,叫Why we fight/我们为何而战,有一集谈到亚太战区。那一集对中国战区的描述资料里有收麦扬场的画面,见上图,和我记忆中的画面并无二致。在那部影片里还可以听到抗日时的《义勇军进行曲》;
  • 不记得在哪里,很可能是在和菜头的博客里,我看到过伊朗农民收割小麦的图片,和我们以前的收割流程类似;
  • 好几年前,我读过我很喜欢的作家铁凝的短篇小说《麦秸垛》。你如果对以前农村的一些历史、情感、味道有兴趣,建议你拿来读一读。

嗯,我可能还要写一下什么是瓜干。

,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