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小记


昨天晚上读完了《四世同堂》。这真是一本好书。就想到我们以前有那么多的关于中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讨论。结果一不小心,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一个叫高行健的拿下,搞得大家很错愕,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没听说过他。依我看,这种一味靠外界的正面评价来确认自己价值的态度很有问题。在我眼里,老舍的作品,再高的文学奖,都够格。

我读过高的《灵山》(英文)和《一个人的圣经》(英文),到现在为止读过老舍的《骆驼祥子》(中文)、《四世同堂》(中文)以及其它短文。我以为,高的小资情调和老舍的厚重、实在、犀利、幽默和爱比起来,差远了。

没时间,就写一下我记得起来的重点体会。

1 语言亲切,因为方言的相似处太多了。像书里的很多口语和词汇,我们鲁南家乡话里都有并且我都会用,像“硬棒”(健康)、“消停”(等下、小心)、“将将”(刚刚)、“窑子”(妓院。“下窑子”即上妓院)、“教”(让。如“钱先生教日本人抓走了”)、“出门子”(闺女出嫁)等等很多。遗憾的是,这本书是我从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借来的,所以不能做标记。回头我要自己买一本,好做笔记;

2 老舍的描写,并不单一和格式化,诸如淳朴、憨厚、善良的中国人PK阴险、狡诈、狠毒的日本人。那些当然有,但可贵的是,书中有很多的关于各种各样的人性的变化和挣扎,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得真实和可信。

3 书中的简短但个性鲜明的关于外国人的描写也很有意思。像虚伪的有点种族主义的传教士,热爱中国和北京的英国人富善先生,和那个善良的日本老太婆。老舍曾经信耶稣,一度是基督徒,但四十年代写《四世同堂》时,我的感觉,应当已经自愿放弃基督教很久了。刚才用“老舍 基督教”关键词在网上搜索,看到这篇文章,挺有意思。我以后可能还会去伦敦,应当抽空到老舍在伦敦的故居去看看。

实际上,我前几年去华盛顿特区教课时,曾专门到美国国家档案馆,当时主要就想查两个人的材料,来满足我的好奇心,如果他们有的话。这两个人就是老舍和孙中山。但很遗憾,去那里看资料并不如我想像的那么容易。我很希望能避开那个反映开国烈士先贤何等伟大的展览,有《独立宣言》和《宪法》。但不行,要排很长的队去浪费时间。其它的展览还很有意思。我抽空会到美国档案馆的芝加哥分部,那儿说不准有料。当然美国档案馆里的关于其他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人物的资料,肯定也会很有意思。

4 书中瑞宣和富善的对话,瑞宣、瑞全和钱默吟的对话,瑞宣和日本老太太的对话,都很有深度。老舍对一些中国人对外国和外国人的看法,还有一些外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的描写,真是入木三分!老舍的儿子舒乙,曾在该书的后记里提到老舍在美国的经历。这段历史,应当有意思。

5 老舍关于祁天佑溺水自尽的描写,和他自己在太平湖的惨烈的死亡,让我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小说和现实的相似。我景仰老舍先生,在他的书里,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他对家乡和国家的诚挚朴实没有坏心眼儿的爱,还有他的善良、幽默、聪明、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经历过丧父、家贫和求学的艰苦;接受过信佛的人的帮助;信过基督教;在我老家山东省教过书,并写了很多关于济南和青岛的文章。他应当懂不少的英文,游历过英国、新加坡和美国,想回国加入新中国的生活。但就是这样的一批和一两代人,在内忧外患结束之后,在充满激情和希望并且开始有起色的年代里,竟然经历了那么暴虐的折磨和自残。这一点,从我个人的角度,让我很难原谅老冒,虽然我不能抹杀他在解放前的领导和功勋;

6 我读的《四世同堂》,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的第一版,内含第三部《饥荒》。这个也很有意思。当第三部《饥荒》于1950年出版时,老舍做了删节,主要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政治正确”。但后来因为各种政治风暴,手稿遗失。这被删节的部分,又从在美国出版的英文版(《黄色风暴》,The Yellow Storm,多有趣的名字!)里重译过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的这一版,就包括了这个中译英后的英译中的部分。这个,在老舍的夫人和儿子写得《破镜重圆》的后记里,有记载。

我搞不太明白的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的版本里,把这三部分别命名为《小羊圈》、《偷生》和《事在人为》。

有时间的话,把新的老的《四世同堂》电视剧找来看看。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